米乐m6新闻

米乐m6信息服务: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2024-02-2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也给城市的发展带来较多问题,城市交通拥堵、看病难、管理难度加大、城市资源短缺等。以

  (1)国内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在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的国内361个城市中,有15%的城市通勤高峰受拥堵威胁,有59%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缓行,仅有26%的城市通勤不受拥堵威胁。

  (2)城市垃圾处理量较快增加,处理压力增大。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清理量达到2.04亿吨,清理量较2010年增长了28%。

  为顺应城市智能化管理趋势,2008年以来,我国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管理的首选手段,通过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城市交通、医疗、教育、环保、市政管理等关键领域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管理和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逐步缓解“城市病”问题,提升城市竞争力。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内涵也不断发生变化,经过第三阶段的发展,智慧城市的概念转变成为新型智慧城市。这三个阶段包括萌芽阶段(智慧城市概念提出之前)、探索试点阶段(2010-2015)、体系创新阶段(2016年-现在)。

  在智慧城市的概念提出之前,我国强调的“数字城市”的概念,利用信息化技术如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传感器等技术,对城市重点要素进行自动采集和动态监测管理,在此基础上将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有关的城市信息,以数字形式获取并加载上去,从而为政府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广泛的服务。“数字城市”的核心是“人地”关系系统,系统构成包括地理环境、政府、企业和居民等。

  在此阶段,一批地理信息机构和企业成长起来,研发出了一批GIS相关的软件产品,而且在很多地方政府都得到应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库。同时,政务方面的数字化也取得明显成效。在整个“十五”、“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一直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数字城市建设投入的重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从2002年开始,各垂直部委和地方政府围绕电子政务需要,推动的“十二金”工程,该工程最后建立起了相当数量的应用系统。这些成果都为后续国内智慧城市的发展和试点形成了一定基础。

  但是,数字城市相对于智慧城市而言,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只能算作是智慧城市的萌芽阶段。首先,数字城市更强调的是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主要依靠的是传感、通信网络等底层技术,而智慧城市除了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更强调的是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辅助;其次,数字城市主要是依托的是互联网技术进行业务协同,而智慧城市则是利用包括传统互联网、移动互联、物联网等泛在技术实现更为广泛的业务协同;再次,数字城市强调的是数据本身的生产、积累和应用,而智慧城市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些数据资产变为服务设计和提供;最后,数字城市的参与主体较为单一,主要是政府机构,民众、市场参与程度还较为欠缺,互动存在不足。

  n探索试点阶段(2010年-2015年):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启动,住建部、发改委等部门均在参与

  2010年,物联网、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加速,智慧城市的概念已经得到国内的认可,并引发了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2011年开始,我国从中央各主管部委到行业、省市,多点、多层次的智慧城市规划纷纷出台。这些规划从宏观政策引导、应用行业指南、扶持资金支持等多个层面形成了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强大政策推动力,为我国智慧城市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进入2012年下半年,在住建部的推动下,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正式启动。2013年1月住建部第一批试点城市名单(90个市、区县、乡镇),配套了包括国开行、商业银行在内的4400亿授信额度。2013年8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再度确定103个城市为2013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加上其他如科技部、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的“智慧城市类”试点,截至2015年末共规划了686个试点城市。

  目前,国内所有的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都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其中,国家发改委的参与,对智慧城市投融资和项目申报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通过这一轮的试点工作,我国正式从数字城市转入到智慧城市阶段,国民对智慧城市的接受程度大幅提升。相比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在数据处理、应用、决策支持、互联互通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通过试点,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在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技术和资源基础上,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实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

  在这一轮智慧城市的建设热潮中,中国智慧城市各个领域的智慧化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但在这个阶段,智慧城市发展也面临着较多困境:1)顶层规划和布局存在不足;2)过度依赖技术,盲目投入轻应用,尤其是部分省市在建设的过程中,虽然规划了大量的城市管理和民生应用,但实际在实施过程中依然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城市管理和民生项目实际落地的很少;3)条块分割明显,信息共享未能实现;4)过于依赖企业,政府对需求理解不深,后续操作性不高。

  为解决此前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条块割裂、信息共享困难等诸多问题,2015年12月,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信息办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概念,并推动在深圳、福州和嘉兴市三地进行先行试点。2016年3月,在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同年4月19日,习在“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2016年10月,在中国中央局集体学习中,习总强调要“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系统管理和服务”。为落实习总关于新型智慧城市的相关论述,2016年12月,国务院正式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目标:“到2018年,分级分类建设100个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到2020年,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卓著成效”。

  (1)新资源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相比传统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更加强调数据驱动,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将大数据作为基础战略性资源,国务院还出台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地方政府如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均将大数据列入其“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同时,一直制约智慧城市建设的政府数据共享问题,也在近期有所改观,国家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经建立,并完成了同34个省市自治区的对接工作,并打通了国务院直属的40个机构的垂直信息系统,后续按需共享的机制将有望建立。

  (2)新技术全面提升智慧城市供给能力。首先,移动物联网技术正在增强智慧城市的泛在感知能力,尤其是窄带物联网(NB-IoT)、增强型机器通信技术(eMTC)、5G技术将为城市未来管理效率的提升、数据的智能化获取甚至是整个通信基础设施能力的改善创造条件。其次,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货币领域的成功应用,将有助于新型智慧城市信任体系的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融合发展。最后,人工智能技术也在向新型智慧城市的各个领域渗透。目前,城市大脑、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等领域都在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3)新设施正在全面增强新型智慧城市的服务能力。一方面,我国正在打造安全、泛在、高速的空天海地一体的通信网络体系,智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也在从之前的地基网络向立体化网络转变,同时基于该网络的大数据平台也正在搭建当中。另一方面,传统政务中心正在向运营服务中心转变,功能也从以前单一的数据交换、存储,转变到现在的城市管理和惠民服务。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也在提升,通过传感、无线技术增强了城市建筑、桥梁、道路、灯杆等基础设施的“被感知”的程度。

  (4)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服务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参与感。一方面,推动政务服务进入全程在线的新阶段。在服务型政府的总体要求下,各地正在启动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由内而外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和形式。对内优化组织流程,推动简政放权落到实处,对外做好服务渠道减法,整合现有窗口、热线等渠道,实现多号合一、多网合一、多卡合一。在对外服务方面,政府广泛调动各种资源,减少市民跑腿次数,利用多种资源实现上门服务,减轻市民办事负担。另一方面,逐步实现城市公共服务多元化,重点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近年来,互联网企业在公共服务如共享经济等方面表现活跃,效果也十分明显。

  (5)新模式凸显新型智慧城市的共建共治共享。新型智慧城市打破了传统的智慧城市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创新多种合作模式。1)相比传统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企业的参与的程度明显提升,企业通过构建生态的形式进入智慧城市建设越来越多。2)政企协同的模式正在创新,PPP模式呈现喜忧参半的结果,目前主要鼓励进入的有智慧医疗、文化、教育、一等领域,未来还需要对社会资本的盈利模式进行探索。3)让城市成为信息技术的试验场,通过开放开发和众包等创新模式让市民或者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到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来。

  智慧政务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监测、整合、分析、智能响应,实现各职能部门的各种资源的高度整合,提高政府的业务办理和管理效率。通过智慧政务体系,可以加强职能监管,使政府更加廉洁、勤政、务实,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并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和公众建立一个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

  随着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的推进,传统的“十二金”工程已经不能满足政府管理、共享互通的需要,而智慧政务以先进的技术、灵活的架构以及创新的应用体系,正在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选解决方案。尤其是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技术快速发展,智慧政务开始进入“架构优化”阶段,存储和计算环节新技术应用显著增加,为政务、企业以及民生服务应用提供支撑。通过架构的优化,打破了原有的应用竖井和数据孤岛,真正实现了数据共享、智慧决策和管理。

  我国智慧政务发展以2015年为分水岭划分为两个阶段。2015年以前,智慧政务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建设重点包括数字政务外网和内网的不断延伸、信息安全体系的加固以及核心应用系统的巩固建设。但是,资源集约化、数据集中化在各部委各地方政府落地时阻力较大。而从2015年开始,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进入产业化阶段,为数字政务的集中化带来了契机。2015年至今,政务云一直是建设热点,随着政务云建设的不断完善,政务数据的集中化也逐步加强,并由此驱动了大数据平台和应用的建设与发展。

  目前,智慧政务市场发展快速,包括传统IT厂商、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等,都在不断布局。其中,政务云是各家厂商发力的重点。政务云以IaaS层为主,主要包括传统的IT技术虚拟化和云资源管理平台两部分,其中云管理平台是智慧政务时代的核心。政务云资源管理平台以OpenStack开源架构为主,中国厂商已经成为其开源社区的主要贡献力量,部分企业已经在开源社区中发挥着核心地位和作用。经过2015年以来的快速发展,IaaS层建设完成度在各个部委和省市单位已经完成近半部署,部分部委和部门已经进入二期和三期的建设。

  整体看,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智慧政务建设正在呈现出新变化。首先,新的生态正在诞生。当前,智慧城市技术生态开始发生急剧变化,从传统的集成开发正在向系统平台建设转变,从商业软件向开源技术转型,从海外技术引进到逐步实现自主可控;商业生态也在出现调整,从以前的集成商为核心向平台技术提供商转变,从项目制厂商向服务型厂商转变,从外资厂商向国内厂商转变。其次,智慧政务合作模式也出现积极变化。从以前的项目制转向到政府购买服务转变,从短期合作向长期合作转变,从以前的IT支撑向深入业务转变。最后,新技术应用加速。随着基于平台型、通用型技术进行架构的智慧政务体系的发展,为区块链、分布式数据库等新技术创造了良好的软硬件环境,降低了技术试验和试错的成本,也给这些技术的发展应用创造了空间。

  智慧交通是在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基础上,融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IT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对汇交通信息的汇集和处理,提供实时交通数据服务。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对“智慧交通”工程建设的需求增长快速。

  智慧交通大量使用了数据模型、数据挖掘等数据处理技术,实现了系统性、实时性、信息交流的交互性以及服务的广泛性。智慧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应用需求。第一,监控实时交通,获知何处发生了交通事故、何处交通拥挤等,并以最快的速度提供给驾驶员和交通管理人员;第二,实现驾驶员与调度管理中心之间的双向通信,管理公共车辆,以提升商业车辆、公共汽车和出租车的运营效率;第三,通过多媒介多终端向外出旅行者及时提供各种交通综合信息;第四,利用实时数据辅助驾驶员驾驶汽车,或替代驾驶员自动驾驶汽车。

  目前,我国智慧交通主要应用在公路交通信息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服务信息化以及城市公交信息化领域。目前,全国14省市高速公路ETC正式联网运行,京津冀,长三角地区正逐步展开跨省区的收费系统的建设;南京市城市智能云交通诱导服务系统通过综合分析人、车、路等交通影响因素,利用各类信息发布手段,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最优路径引导信息和各类实时交通帮助信息服务,为众多出行者优化路径;37个城市入选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在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吸引力、调控城市交通需求总量和出行结构、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目前,国内从事“智慧交通”工程的企业约有2000多家,主要集中在道路监控、高速公路收费、3S(GPS、GIS、RS)和系统集成环节。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以及地缘、宗教、战争问题的加剧,全球各地的安全问题呈现出明显加剧态势,国内也正在进入“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高发期”和“社会高风险期”。公开数据显示,国内每年因为各种自然灾害、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6500亿元左右,占GDP的比重高达6%。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处置能力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城市的需要以及大型赛事、展会活动的安防需求,对公共安全有效管理的需求越来越旺盛,标准越来越高。

  智慧安防系统强调的重点是对城市的更为智能的感知,主要依托的技术就是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通过各种有线、无线网络,整合城市各类视频数据,建设一个庞大的城市公共安全防控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对海量的城市视频进行存储与分析,实现事前积极预防、事中实时感知和快速响应以及事后的快速调查分析。智慧安防的优势在于信息传送及时,集布防、检测、报警、记录于一体,结构简单,适用面广,可以面向任何单位和个人使用。

  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之一,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教育资源短缺、分配不均、人才支撑体系不够、社会培训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开始凸显。通过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教育平台,可以实现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通过教育门户网站、智慧教育学习平台以及教育资源交易平台等模式米乐m6信息服务: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快速高效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的深层次变革,推动教育的均等化和公平化。通过智慧教育的发展,有望打破当前教育纯粹由政府进行投资的模式,真正能够引入社会资本,探索公司化运营,培育智慧教育产业,构建起全民参与的终生教育体系,为学生和市民提供便捷、优质、安全、高效的教育服务。

  从技术层面看,多数地区都是基于云的架构展开,在教育云和政务云的基础上,构建统一资源中心,搭建起“智慧教育云平台、智慧学习平台和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最后通过统一的门户网站或者APP对市民提供服务。在很多地区,云平台都是基于原有教育城域网和信息化设备搭建而成,提供云存储和云计算服务。智慧教育学习平台一般而言是应用平台,实现在线学习和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各部门乃至于全体市民提供教育管理服务的主要平台,主要是通过教育基础数据库,为教育决策服务,主要功能包括教育行政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惠民等,实现教育系统横向和纵向的互联互通,提高行政决策水平和效率。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很多地区都上线了智慧教育门户网站或者应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数字化校园工程建设已经十分完善,很多城市都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公共服务的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其中,教育云是智慧教育投资的重点,一些城市采用了政府采购租赁服务的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政府自建机房的模式,既节省了资金,还减轻了建设运维的压力,确保了云平台始终处于技术领先的地位。

  二、智慧教育帮助不少地区建立了育资源数据池。资源池将教育资源和系统软件资源集成到一个平台上,通过一站式全方位的资源服务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信息化的边界。该平台向上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交易提供了基础条件,向下在收集、沉淀和管理各种数据。同时,通过教育云和政务云的打通,为市民网络学习空间市民认证创造了条件。

  三、智慧教育让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实现了均衡化。通过智慧学习平台,将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快速高效地实现低成本、大规模普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择校、家教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

  除了教育之外,医疗服务也是当前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短板。由于国内公共医疗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医疗成本高、渠道少、覆盖面低等问题困扰着大众民生。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医院无人问津,病人就诊手续繁琐等等问题都是由于医疗信息不畅,医疗资源两极化,医疗监督机制不全等原因导致,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在医疗领域的信息资源的配置,智慧医疗建设就是重要内容。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指出“开展健康中国云服务计划,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惠及全民的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推动健康大数据的应用,逐步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智慧医疗就是推动惠民医疗的重要手段,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打造一个平台体系,降低患者等疗时间,并通过提供便捷的支付手段,给患者提供公平、安全、便捷、优质的诊疗服务。

  智慧医疗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智慧医院系统、区域卫生系统,以及家庭健康系统。(1)智慧医院系统。该系统主要为实现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管理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及数据交换,可提供的服务包括远程探视、远程会诊、自动报警、临床决策系统、智慧处方等。(2)区域卫生系统。该系统包括区域卫生平台和公共卫生系统两部分。前者主要是收集、处理、传输社区、医院、医疗科研机构、卫生监管部门记录的所有信息,可以提供一般疾病的基本治疗,慢性病的社区护理,大病向上转诊,接收恢复转诊,科研管理等服务。后者主要提供疫情监控等公共卫生服务。(3)家庭健康系统。该系统是最贴近市民的健康保障,包括针对行动不便无法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病患的远程医疗,对慢性病以及老幼病患远程的照护,对智障、残疾、传染病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监测,还包括自动提示用药时间、服用禁忌、剩余药量等的智能服药系统。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新理念、新模式的集大成者,对平台的建设要求更高,一些新的企业也在这一轮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涌现出来,如阿里巴巴、腾讯、平安科技等。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在智慧城市的业务发展过程中,都建立起了强大的生态圈。

  (1)电信运营商。相比其他企业,运营商在基础网络资源上有着先天的优势,而且在应用领域拓展较早,三大运营商围绕着智慧连接、智慧家庭等领域集聚产业链企业,形成自己的生态。

  (2)通信设备提供商。国内通信设备企业凭借着自身在硬件、网络技术以及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方面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生态圈。其中华为就已经发布了智慧城市生态圈行动计划,中兴则是通过智慧城市学院以及PPP项目来吸引合作伙伴。

  (3)集成商或者平台企业。这些企业主要包括以前做系统集成起家的中国电科以及旗下的太极股份,也有近年来的智慧城市新秀——平安科技,这些企业则是通过承接各省市的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平台建设能力吸引合作企业加入生态。

  (4)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也是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兵,但是发展十分迅速,他们凭借着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能够迅速掌握智慧城市流量的入口,可以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5)实力较强的软件开发企业,如清华同方、软通动力等,凭借着在应用端的优势,聚合合作伙伴。其中,清华同方作为大的企业集团,集团内部20多家成员企业可以相互协作,而且还可以依托清华大学学科平台以及清华其他产业平台的力量。

  华为科技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凭借着其领先的技术和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服务于全球40多个国家的120多个城市,并完成搭建了庞大的生态体系。华为科技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定位是,在建设智慧城市建设中,华为的定位是要打造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做智慧城市的赋能者和推动者。其中,智慧城市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不仅包括城市大脑,还包括各种信息感知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上传、分析、处理、决策再到行动的完整闭环。

  华为科技在智慧城市的发展策略上,采取的是“平台+生态”的模式,对生态更加倚重。如前所述米乐·M6「中国」官方网站,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已经从过去的系统集成转向到平台竞争。华为在技术上的优势也在依托其“沃土”智慧城市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物联网统筹、大数据统筹、GIS一张图统筹、视频云统筹以及融合通信统筹。然而,除了软硬件平台之外,华为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依靠的是生态圈内的企业。按照华为自己的说法,“要牢牢守住发展边界,不碰应用,不碰数据,不做股权投资”,而把这些工作都交给合作伙伴,也愿意处在被集成的地位。在华为的生态体系中,合作伙伴在投融资、顶层设计、集成、运营、业务应用等领域,都有着较大的商业机会,也都愿意同华为合作。华为在生态方面有1100多个核心解决方案的伙伴,有1600家渠道合作伙伴。

  华为提供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架构包括“一云”、“二网”、“三平台”。一云是指公司基于开源架构的云数据中心,是公司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础。“二网”是指城市通信网和城市物联网,重点构建城市无处不在的宽带、NB-IoT/eLTE-IoT连接,同时,华为还提供了物联网平台,提供城市各行业物联网应用。三平台是指大数据服务支撑平台、ICT应用赋能平台和IOC运营管理平台。其中,IOC通过整合大量的数据,基于大数据实现城市运行状态可视化,方便城市管理者进行可视化跨部门应急协同调度,提高城市管理决策的效率和科学性,该部分一直是华为智慧城市推动的重点。

  平安集团成立了科技板块,全面打造智慧城市生态圈。基于“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的战略定位,平安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主业优势和技术水平,积极投身智慧城市建设,并将“智慧城市”纳入集团未来着力发展的生态圈之一。2017年9月,平安集团子公司平安科技成立智慧城市事业部,并于2018年成立专注于智慧城市的子公司平安国际智慧城市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推进智慧城市战略布局。平安智慧城市以“智慧、智理、智效”为核心建设理念,依托生物识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五大技术,积极构建“1+N”智慧城市平台体系,即通过集中管控的智慧城市云平台,推出面向政府的智慧治理、面向市民的智慧民生和面向产业的智慧经济三大业务板块N个智慧服务,帮助政府提高执政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助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平安集团利用其主业优势,以财政金融和医疗作为切入点,目前已在“智慧财政”和“智慧医疗”领域提供了相关解决方案,取得了良好示范效应和社会效应。作为第一家推进“智慧财政”的企业,平安集团与南宁、广东、深圳等多个省市合作探索现代财政云,帮助地方政府实现“增收、节支、保全、控债、规划、信息”六大目标。在南宁上线半年来,财政云平台累积为南宁市国有企业节约融资成本超过3700万元。智慧医疗领域,平安集团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好的科技驱动管理式医疗服务平台,提供医保控费、帐户管理等一揽子服务,现已覆盖全国超过250个城市,进一步降低政府医疗成本支出,提升市民就医质量。

  智慧城市子公司统一管理,灵活选用投融资模式。业务模式方面,平安智慧城市将由集团子公司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牵头,除平安好房、平安医保等专业子公司独立运作外,其他行业解决方案将汇集在智慧城市子公司内协同运作完成,通过统一管控的智慧城市云平台,实现技术、场景和数据全面共享。借此,平安集团多年在金融、医疗、房产、汽车等领域的业务沉淀将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丰富的数据和应用场景。投融资模式方面,考虑到智慧城市建设投资大、运营成本高、公益性强,平安智慧城市将根据项目特点、建设领域特征,结合各类投融资模式,综合运用政府资金、社会资金、产业基金等多元化资金来源,灵活选用投融资模式,塑造智慧城市投融资新模式。

  注重顶层设计,深耕技术创新。在智慧城市建设路径上,平安集团选择立足智慧城市产业链上游的顶层设计环节,强调从全局角度出发,结合城市自身历史、产业、人口、经济以及城市周边地缘经济,因地制宜的规划城市整体战略方案和建设路径。平安集团在政务、财政、医疗、房地产等领域深耕多年,在业务规划、流程优化、业务运营、平台建设等方面业务和管理经验成熟,可将众多行业场景与民生服务、城市治理进行有机结合。除此之外,平安集团注重技术创新。2017年,平安集团专利申请数累计达3030项,同比增长262%,涵盖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并积极将科技成果深度应用于智慧城市生态圈。

  阿里巴巴作为互联网企业的代表,较早进入了智慧城市领域。互联网企业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模式就是同地方政府密切合作,为前端(地方政府)提供服务入口,自己在后端提供云计算、大数据、支付体系等服务框架。阿里巴巴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最主要的解决方案是“城市大脑”,目前已经在苏州、杭州、萧山、衢州、上海、吉隆坡等城市完成部署。

  目前,阿里城市大脑主要应用在城市交通体检、城市警情监控、城市交通微控、城市特种车辆、城市战略规划等五大场景上。城市大脑依托于“1134”基础设施建设,即统一城市数据资源平台,一体化信号灯控制,三大数据源(高德互联网数据,路面物联网数据,路面视频数据),四种视频服务(天耀、天鹰、天机、天擎)。当前,在杭州、萧山部署的城市大脑工程落地效果明显。阿里杭州城市大脑接管了杭州128个信号灯路口,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高架道路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在主城区,城市大脑日均事件报警500次以上,准确率达92%;在萧山,120救护车到达现场时间缩短一半。

  清华同方是清华大学出资成立的高技术企业,目前同方旗下拥有电子信息产品、智慧城市、互联网服务、公共安全、工业装备、照明、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主干产业集群,以及与产业配套的具全球化生产和研发能力的科技园区。近年来,清华同方智慧城市也在向平台解决方案发展。目前,公司以城市智慧中心、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及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构成“一中心两平台”的智慧城市体系,针对各城市特点提供一城一策的行业应用方案。

  清华同方进军“智慧城市”布局较广,实现城市智能化、信息化。清华同方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城市智能化”,清华同方凭借自动控制、软件开发、人工环境、能源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将产品、技术、工程管理与智能化应用相结合,形成了覆盖智慧建筑、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安防与消防、电力“互联网+”等多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的项目管理经验。二是“城市信息化”,清华同方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开发了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三跨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及智慧应用产品,支撑城市运行、管理及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决策,解决信息孤岛等治政问题,帮助城市管理者实现“数据善政”、“数据兴业”、“数据惠民”。

  清华同方正在利用大数据与新兴技术的结合,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发展。清华同方以智慧城市全局观展示了其智慧城市产业全景图及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解决方案,涉及城市规划设计、政府及行业智慧应用、自主可靠、公共安全、城市节能、生态环境、城市运营等七个方面、十余个细分子系统,是由同方旗下计算机米乐m6、物联网软件、同方威视、同方知网、同方泰德、辰安科技等二十余家产业公司,协同清华大学学科平台及清华产业内资源共同建设完成的智慧城市综合解决方案。

  清华同方智慧城市应用推广迅速,建筑、交通、能源领域成效明显。目前,清华同方已为全国2000余座建筑、40余条地铁线余座高铁客运站提供智能化及信息化服务。同时,清华同方开展了“百城计划”,已深入推进全国80余个城市的“智慧城市”工程建设,分布于19个省,涉及农业、经济、人口、交通、旅游、司法等20余个领域的近300个项目,如安徽定远县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太原市集中供热太古项目,江西省档案馆内信息信息化、数字化综合管理系统(同方鼎欣),大兴区经信委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等等,为当地政府城市管理者及民众带来了实质性利好。

搜索

xml地图|txt地图 |html地图